易经真的很容易

一些记录的句子
- 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
- 小人是有利才去做,君子则是明知不会有利益,该做还是会去做
- 正当的事可以占卜,私欲,恶行不应该占卜
- 吉凶可以看成是得失,得失和阴阳一样会互相转变
- 人的意志可以决定吉凶,也就是心想事成
- 向好的方向想,那么结果就会好。向不好的方向想,那么结果就不会好。
- 顺应易经就可以吉,逆着易经就会凶
- 至于悔吝,系辞上传说是“忧虑之象”。意思是悔恨或遗憾,都是心中忧愁或顾虑的象征。悔和吝是犯了过失之后,心中产生忧虑。不过悔字从心,而吝字从口,仍然有所不同,犯了过失,心中想要补过向善,叫做悔。犯了过失,口头上说要补过,心里头却缺乏诚意;甚至还要找理由掩饰或推诿,即为吝。通常的结果,是悔后趋吉,而吝常趋凶。因为不诚心改过,必然小过失变大过错,岂能不凶?系辞上传说:悔吝者,言乎其小疵也。无咎者,善补过。悔或吝,固然有小过失,只要善于补救过错,便可以无咎,也就是不产生祸害。悔、吝、凶都是过失,都叫咎。但是善补过,便可变成无咎,所以悔十分重要。
- 《易经》称为易,而不叫“难经”,便是要我们去掉“难”的观念,用“易”来代替。最简单的办法,就是记住“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”这一句话。再难的事,只要心里想着很简单、很容易,它就不难了。这种心想事成的力量,不用白不用,为什么不试试看呢?一切凭良心,感应得他人也凭良心,再难解决的事,不就容易化解了吗?最要紧的是,把良心和行为结合在一起。因为大多数人,都知道凭良心的重要。因此常常凭良心,只是在行动时,却忘记了凭良心。不行动时凭良心,一行动便不凭良心,这种人多得很,不行动时很理智,一行动就十分情绪化,这样的人,很不容易趋吉避凶,必须自作自受。
- 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,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出于一阴一阳的合二为一,必须依据一阴一阳的规律而变化。没有阴阳交错的基本矛盾,八卦、六十四卦就无法成立。矛盾不必对立,以免引起冲突,却应该化解,务求大化小,小化了,以达到和谐发展的效果。阴阳的变化,永远不停滞。然而变化的规律,却永远不变。我们把不变的法则,看做“经”,然后持经达变,以求制宜,求得随时随地都合理的化解方法。这种简单、明了、易行的整体思维,不但放之四海而皆准,而且历久弥新而不变。既能天人合一,又可以包容各种族、各地区、不同文化的特殊性。依求同存异的原则,在和而不同的气氛下,达成地球村的大同(小异)理想,实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存共荣的最佳途径。
- 方圆是一种相对的名称,圆小了是方的,方大了是圆的
- 以“贞”为“正”,是不计较成败而重视得失的重大改变。成败的标准比较复杂,所牵涉的因素很多。从某一角度来看,很可能是成;而从另外的角度来看,却可能是败。有时对“忠孝难两全”的抉择,就很难分出成败。得失的标准,相对比较单纯。实践道德而有所得,便是得;反之即为失。忠孝两全难以兼顾,是国和家的需要不同。依据各人不同的情况和价值观,比较容易做出此时、此地对自己有所得的决定。当年齐桓公杀死公子纠,管仲并未以死相报。孔子说他不算是有仁德,却又赞扬管仲辅佐齐桓公对于保存中原种族和文化的伟大功绩,说他是一位了不起,有功于天下后世的大政治家,便是很好的案例。
- 重视身份,其实就是重视你的位置,而不是地位,天尊地卑,就是身份之别,没有地位差别
- 天是物质,地是精神,所以才天尊地卑,提醒人们重视精神
- 尊卑是高低,而不是贵贱
- 道德实践要求产生良好的效果,必须“致中和”,合乎中庸之道。“中”的意思是百发百中而又恰到好处,“庸”表示用得有功效。中庸就是道德实践恰到好处,必然成功,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“走中间路线”或者“骑墙观望不置可否”。当然,也不一定“不走极端”。孔子主张“正名”,提示我们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相对待的道理。“正名”就是易学所重视的“正位”,我们常说中国人和外国人相比较,中国人特别重视身份地位。这句话是正确的,并没有什么不妥。可惜一般人不理解,误以为喜欢摆臭架子,造成人际间的不平等。
- 系辞上传,一开始就说:“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。卑高以陈,贵贱位矣。”天在上而尊,地在下而卑。这是人人都看得出来的自然现象。乾为天,坤为地,乾尊坤卑的地位也因此而确定。投射到人类社会,身份地位愈高,愈接近天,所以君王自称天子。身份地位愈高,愈是和天一样,一言一行,都是千目所视,千手所指,大家都看得到,明的暗的都加以批评。尊卑不过是高低的地位,并不一定高就贵而低便贱。高要贵,还得费一番心神,花很多功夫。讲求身份地位,就要比别人更加小心翼翼,时刻不可大意。易卦初爻,代表平民的位置,三爻代表诸侯,四爻代表卿士,上爻代表宗庙或太上皇。二、五两爻,通常代表皇后和天子。各有定位,也各有名分。现代社会,应该怎样定位才合理?不妨依据实际现况,做出合理的定位。
- 近百年来,我们羡慕西方的科技发展、生活富有、自由活泼。穷到连志气都没有了,竟然用西方的标准,反过来检视我们的言行,把优点也看成缺点,以致自信心低落,自尊心丧失。明明是对的,却被骂得抬不起头来;好意被误解成坏意,好人被看成坏人;有功劳的挨骂,没有功劳的受奖励;自己看不懂,却反而笑别人;不知道的人,说起话来最大声。凡此种种,都是不明易理的缘故。无心,却造成很大的祸害。必须正本清源,把易学好好读一读,先了解自己的所言所行,原来是有所本的,不过和西方人有很多不同的地方,不一定是错的。把自己的“心易”功夫做好,才能走上正道。
- 中,也可以理解为动态平衡。
- 本文标题:易经真的很容易
- 创建时间:2022-04-05 12:12:26
- 本文链接:https://blog.212490197.xyz/article/zengshiqiang/yijingzhendehenrongyi/
- 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复制版权信息
v1.5.2